宿迁新闻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,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,就要相信群众,依靠群众,始终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,尊重其主体地位。对党员干部而言,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,就是要做到“想”群众,心里装着群众的事;“懂”群众,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;“学”群众,把群众当事业导师。
“想”群众,心里装着群众的事。群众利益无小事,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“群众满意不满意”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标准。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不能角色错位,应该意识到我们是人民的公仆,服务群众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宗旨;要经常换位思考,站在群众的立场去看问题,从内心深入懂得和了解群众的苦乐。只有真正了解群众,知其所忧所虑、所思所想、所愿所盼,才能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。
“懂”群众,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。群众生活在基层,党员干部要走出机关,多俯下身子、放下架子、留下车子,到基层、到群众中去,面对面地和他们交流、交心,争当群众的“知心人”,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,关心他们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。只有听到他们的真情实意,做事才能更贴合群众的心意。
“学”群众,把群众当事业导师。实践证明,群众是我党的根基,群众是我党的源泉,没有根的树是朽木,没有源的水是死水,没有群众的支持,我们也不会取得今天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就。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,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,群众是历史的英雄,只有依靠群众、相信群众,踏踏实实做事,清清白白做人,我党才能拥有攻坚克难的强大后盾和动力保障,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。
树高千尺不忘根,饮水思源不忘人,在教育实践活动中,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知道“我是谁”,明白“为了谁”,确定“依靠谁”。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,让党员干部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,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、一切依靠群众,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。(郑晓芳)
(作者单位:泗阳县人大办公室)